项目名称
| 高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 | 广东工业大学 |
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炫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 1. 鲁仁全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完成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主要贡献:项目的设计与组织者。对技术创新点1、2、3皆有重要贡献。提出了针对非线性系统的滤波方法、基于多传感器的分布式传感与融合方法、有限时间与协同控制方法,降低了动作捕捉与手势识别的检测误差,提高了虚拟现实平台多机构协同控制能力,解决了虚拟现实动感平台动作生硬的难题。是知识产权1的第一发明人;代表性论文1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3、4、5、6的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2、7的合作作者。 |
2. 陈曦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工作单位: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1有主要贡献。研发了用于虚拟现实环境的动作捕捉系统,提高了动作捕捉的精度。同时,在项目研发统筹管理、项目进度推进、产学研资源协调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是知识产权7、8的发明人。 |
3. 阳序运 职称:无 工作单位: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3有主要贡献。研发了一种高自由度的摆臂机构,大幅提升了虚拟现实动感平台的运动幅度和响应速度。同时对多自由度高动态快速响应动感平台的产业化示范应用具有重要贡献。是知识产权9的发明人。 |
4. 张瑜 职称:助理实验师 工作单位: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2有主要贡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通道的大屏显示方法,提升了多模态感官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效果。同时对多模态沉浸式交互感知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应用具有重要贡献。是知识产权3的发明人。 |
5. 徐雍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完成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1、3有重要贡献。共同提出了针对非线性系统的滤波方法、基于多传感器的分布式传感与融合方法,降低了动作捕捉与手势识别的检测误差,解决了虚拟现实动感平台动作生硬的难题。是代表性论文2、3第一作者,代表性论文1、2的通讯作者,代表性论文4、5的合作作者。 |
6. 刘义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完成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主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3有重要贡献。提出了基于能量采集的高效介质访问控制协议解决了内容与动作响应时间长的问题,使体验内容与动感平台动作精准匹配。是代表性论文10的第一作者。 |
7. 张皓 职称:无 工作单位: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2有重要贡献。提出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控识别方法实现多源数据在一体机上的可视化动态展示。是知识产权4的发明人。 |
8. 周竖成 职称:无 工作单位: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炫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2多模态沉浸式交互感知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具有重要贡献。 |
9. 秦华军 职称:工程师 工作单位: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3有重要贡献。研发VR设备仿真体感系统,解决虚拟现实平台设备动作生硬问题。是知识产权10的发明人。 |
10. 黄昌正 职称:助理工程师 工作单位: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共同研发了用于虚拟现实环境的动作捕捉系统,提高了动作捕捉的精度。是知识产权7、8的发明人。 |
11. 杨超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完成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2有重要贡献。提出了多信道认知无线网络的广义访问策略,提高虚拟现实平台各个机构的协同能力。是代表性论文8的第一作者。 |
12. 周言明 职称:助理工程师 工作单位: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1有重要贡献。共同研发了用于虚拟现实环境的动作捕捉系统,提高了动作捕捉的精度。是知识产权7、8的发明人。 |
13. 陈云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完成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3有重要贡献。提出了针对切换随机系统的有限时间控制方法,提高虚拟现实动感平台不同模式间切换的流畅度。是代表性论文7的第一作者。 |
14. 麦勇 职称:无 工作单位: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单位:广州炫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2多模态沉浸式交互感知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具有重要贡献。 |
15. 肖明 职称:教授 工作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完成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主要贡献:是项目的重要参与人。对项目技术创新点2有重要贡献。提出了基于欠定BSS的双通道延时语音降噪,提高了虚拟现实平台对语音模态识别的能力。是代表性论文9的通讯作者。 |
项目简介 | 项目面向虚拟现实应用中对高沉浸式交互感知的需求,以克服感知交互不自然、实时性差,体验不真实等共性问题为目标,综合控制、信息、计算机、机械等学科的理论与技术,研发了高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感知关键技术,并形成了多个面向不同行业具体应用场景的虚拟现实系统与设备。针对虚拟现实设备对人体和手部的复杂精细运动难以捕捉与识别的难题,研发虚拟现实高精度自然人机交互与识别技术,形成具有触力觉反馈的穿戴式自然人机交互和全身动作捕捉产品,实现用户在虚拟实验环境中人机交互的自然化;针对多感官体验信息难以融合的难题,研发多模态沉浸式交互感知技术,形成多模态沉浸式感知交互终端产品,实现多种感官模态全方位的沉浸式虚拟环境体验;针对虚拟内容与现实动作响应速度响应慢的难题,提出多自由度高动态快速响应动感平台技术,研发形成了动作幅度大的多自由度高动态快速响应动感平台,实现了虚拟现实动感仿真的真实体验。 基于以上成果,项目相关技术共授权发明专利9件,实用新型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SCI论文13篇。 基于项目成果研发的虚拟现实设备已在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推广生产。相关产品大量销往科学中心、图书馆、消防局、学校、风景区、体验店等海内外3500多家单位。凭借技术产品先进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感知交互技术和良好的产品品质等优点,得到广大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产品不仅在国内广泛销售,也在海外市场获得可观的收益。自项目技术实施以来,依据对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炫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统计,相关技术成果的应用已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三年完成单位新增销售额13.4770亿人民币, 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的具体情况见应用证明。 |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 论文1:Lu R, Liu S, Peng H, Xu Y*, Xie K, “Non-fragile filtering for fuzzy stochastic systems over fading channel”, Neurocomputing, vol. 174, pp. 553-559, 2016. |
论文2:Xu Y*, Lu R, Peng H, Chen Jian, “Passive filter design for periodic stochastic systems with quantized measurements and randomly occurring nonlinearities”,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 vol. 353, no. 1, pp. 144-159, 2016. |
论文3:Xu Y, Lu R*, Tao J, Peng H, Xie K, “Nonfragile l2-l∞ state estimation for discrete-time neural networks with jumping saturations”, Neurocomputing, vol. 207, pp. 15-21, 2016. |
论文4:Yao D, Lu R*, Xu Y, Wang L, “Robust H∞ filtering for markov jump systems with mode-dependent quantized output and partly unknown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Signal Processing, vol. 137, pp. 328-338, 2017. |
论文5:Li J, Lu R*, Xu Y, Peng H, Rao H, ‘‘Distributed state estimation for periodic systems with sensor nonlinearities and successive packet dropouts’’, Neurocomputing, vol. 237, pp. 50-58, 2017. |
论文6:Wu Y, Lu R*, “Event-Based control for network systems via Integral quadratic constrai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Regular Papers, vol. 65, no. 4, pp. 1386-1394, 2017. |
论文7:Chen Y, Liu Q, Lu R, Xue A*, “Finite-time control of switched stochastic delayed systems”, Neurocomputing, vol. 191, pp. 374-379, 2016. |
论文8:Yang C, Lou W, Fu Y, Xie S*,Yu R, “On throughput maximization in multi-channel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via generalized access strategy”.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pp. 1384-1398, 2016:1-1. |
论文9:Li K, Sun G, Xiao M *, “Dual channel delay speech denoising based on underdetermined BS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chatronics & Control, pp. 689-692, 2015. |
论文10:Liu Y, Yang Z*, Yu R, Xiang Y, Xie S, “An efficient MAC protocol with adaptive energy harvesting for machine-to-machine networks”. IEEE Access, pp. 358-367, 2015. |
知识产权名称 | 专利1:<一种高精度带隔离的I/V变换电路>(CN102064819B) |
专利2:<一种数据手套动态手语识别方法>(CN102193633B) |
专利3:<一种基于多通道输入大屏显示的方法及系统>(CN104284099B) |
专利4:<基于红外触摸屏多点触控识别的方法及系统>(CN103345339B) |
专利5:<视频信号识别电路>(CN104796628B) |
专利6:<一体机的多媒体文件自动归类方法及系统>(CN104731983B) |
专利7:<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环境的具有定位功能的动作捕捉系统>(CN206224385U) |
专利8:<一种用于虚拟现实环境的动作捕捉系统>(CN206162395U) |
专利9:<一种高自由度摆臂机构>(CN205375159U) |
专利10:<一种用于VR游戏设备的仿真体感游戏系统>(CN206631182U) |
推广应用情况 | 技术成果“高沉浸式虚拟现实交互感知关键技术与应用”已在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炫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用推广。相关产品大量销往科学中心、图书馆、消防局、学校、风景区、体验店等海内外 3500 多家单位。 凭借技术产品先进的沉浸式虚拟现实感知交互技术和良好的产品品质等优点,得到广大客户的信任和支持,产品不仅在国内广泛销售,也在海外市场获得可观的收益。自项目技术实施以来,依据对广州幻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卓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炫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 4 家企业的统计,相关技术成果的应用已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三年完成单位新增销售额 13.4770 亿人民币, 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的具体情况见应用证明。 |